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,主動脈瓣膜也跟著開開關關,隨著年紀越大,主動脈瓣膜退化狹窄的機率越高。七十五歲的鄭先生,日前因呼吸急促、喘不過氣,有時候還感到暈眩、胸悶及心悸,已經影響基本生活,檢查後確定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導致,經花蓮慈院心臟外科主任張睿智建議,接受微創主動脈瓣膜置換後,才解決胸悶、胸喘的問題。 張睿智形容,瓣膜就像是一扇門,門的開關會配合心臟的收縮,確保血液能以正確的方向流過心臟。而正常的心臟瓣膜應該要「打得開、關得緊」,如果門的結構出現了問題,使得門的開關動作出現異常,血流流經心臟時,血流方向就會被影響,對心臟的負擔很重,就會造成心臟衰竭。 張睿智醫師指出,傳統心臟瓣膜修補手術需要進行開胸(完全鋸開胸骨),傷口也長達約20公分,因為骨骼、肌肉的傷口,病人在術後疼痛感較重,恢復時間長,急性保健食品代工恢復期需要十到十四天;慢性恢復期至骨頭癒合完全,需三到六個月,在恢復期間不適合提重物。而利用微創手術,傷口小至七公分內,出血少且復原快,住院時間縮短,鄭先生在手術後隔天早上就能到普通病房,第七天就能出院回家休養。 術後,鄭先生恢復狀況很好,可以正常走路活動,不再動不動就喘。張睿智醫師也強調,大部保健食品代工分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,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,但出現心絞痛、心衰竭已是重度症狀;若未接受手術治療,兩年死亡率恐高達5成。張睿智提醒,如果老年人出現喘、呼吸困難、頭暈;活動後胸悶胸痛,甚至心衰竭,應盡快就醫確診並接受治療,才能免於猝死風險。

服用保健食品可把握下列原則:
1、身體有需求才補充。
咀嚼、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,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。孕婦和幼童,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。最好每隔兩、三天吃一次,可減少過量危險。

2.、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
若有在服用慢性藥物病患,例如肝、腎有問題的人,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。並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症狀。

3、避免超過服用的建議量
無論是天然或合成,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。保健食品也不能混合吃,避免交互作用造成過量及不適。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?可以參考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(RDA)。

4、注意有效期限及標示
找有信用的製造商,注意看產品上是否有完整標示。成分都須符合沒有副作用的安全標準,民眾才可安心選擇。如果民眾要購買有保健功效的「健康食品」,最好買經衛生署核准通過的產品,而且要注意,健康食品不可宣稱療效。「健康食品」須通過動物實驗,並經衛生署認證發給「小綠人」標章及認證字號。

對於一般健康人而言並不鼓勵吃保健食品,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其實就是天然食物,因為這樣才不會吃進過多的化學物質,不過仍建議以新鮮食材為營養來源,飲食均衡,這樣自然就能夠吃出健康來!

arrow
arrow

    av3uttanka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